在杭时期的浙江师范大学

 

 

在杭时期的浙江师范大学

  

王  凯

 

宋人王禹偁在《黄州新建小竹楼记》中说道:“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竹楼易朽,虽说现代的建筑相比从前的土木结构能够得到更久的保存,但是由于时代的变迁、人为的造就,往往也无法逃脱零落成泥的命运。仅仅是半个世纪以前的建筑景致,能够在岁月风尘中留存至今的,已少之又少。在杭时期的浙江师范大学便早已成为杭州这座城市历史中的匆匆过客,重建已无可能。旧时的校园,往昔的景致,只存在于老人断续的回忆中,今日的我们已无缘得见。

初建时候的学校,究竟是怎样的模样?那是这所学校五十多年经历的起点。正如人总是寻求自身的血脉渊源,知晓学校历史开始那一刻的样貌也是所有相关之人的愿望。当我们借着散落的有限文字与图照,追寻前人的遗留,抚摸岁月的痕迹,在想象的殿堂中搭起一座座楼,在意象中重建昔日场景,无形中也在一步一步构建属于这座学校的底蕴。

浙江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建于1956年的杭州师范专科学校,那是一所特殊的学校,特殊在于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省第一所没有任何学校做基础建立起来的高等院校。没有任何学校做基础,意味着没房、没人,也没有之前的历史,这所学校的一切故事就开始于1956年的夏天。短短几个月内,从无到有生成一所学校,就算在那个激情燃烧的时代,也可算是奇迹。立于中国随处可见的百年老校之中,它就好像是一个独自来到大都市的孤苦女孩,没有什么可以攀附的远亲,也没有太多可以追溯的显赫渊源,仅仅凭借一己之力,伴随着这五十多年的风雨走到今天,足见难得。

学校最初建在杭州南山路,在当时那应该是一块学校丛生、文化氛围良好的大学区,这在一些关于当时的回忆中也可看出。但是因为草建仓促,初时的杭州师范专科学校甚至都没有一处像样的校园。与位于周边的浙大前身的老浙江师范学院这样的学校相比,看起来自然十分寒碜,因此有不少第一届的学生回忆时便直言自己当年到校便觉十分失望。学校开学时是以杭州市南山路98号原杭州师范学校的旧校舍(现中国美术学院校址)为校本部,可说是寄人篱下,有老校友说当时是“有校却无舍”,也不能说是错误的。这大概在中国当时的高等院校里也是比较少见的情况。关于那时的学校样貌,有中文系原系主任戴林淹老师凭记忆手绘的一幅画,可以让我们对此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初见此画,顿然有种八大山人笔下残山剩水的感觉,图中,一道门、一幢楼、植物数株而已,极尽简陋,只能说是萧疏破败,这哪里有我们今日心中的大学模样,却实实在在是杭州师范专科学校的现实状况。当时校园面积仅有30亩,教学、生活用房都很紧张,中文科4个班的203位学生甚至不得不借文二街杭州幼儿师范学校多余的简易房舍上课住宿。因此在一些老校友的回忆之中,往往有到南山路和到杭幼师报到的两种说法,倒也不能完全归咎于因年代久远导致的记忆混乱。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杭州师范专科学校所在的南山路,原是南宋时期杭州府学的所在地。因此195710月,杭州师范专科学校校报建校一周年特刊刊登了历史系教师孙正容的诗《贺我校一周年校庆》,诗中便有“肇基前学府,拓迹旧军台”的说法。前半句中的“前学府”指的就是杭州师范专科学校的校址原是宋代临安府学的故址。但是鉴于当时学校的规模,这种说法其实也有问题。根据20012002年的考古发掘,南宋杭州府学规模十分之大,因此确切的说,杭师专的校址是原来临安府学中很小的一角。

上图:南宋杭州府学图

而诗后半句中的“拓迹旧军台”指的是19572月杭师专离开了南山路,搬到了体育场路老浙师院(杭州大学前身)分部的校舍、即现在浙江日报社和原杭州大学教工宿舍所在地。孙正容老师在诗注中说:“我校初创于南山路,宋临安府学故址也;今新建校舍为军阀时代兵营旧地,有瞭望台遗址在焉。”所谓兵营旧地,在学校的格局中也可看出,下图为中文系周舸岷老师手绘的一幅浙江师大在杭时期校园平面图,图中有一警报台,大概就是以前瞭望台的遗址了。而由于曾经是兵营,校园的主体部分布局也相当特别,如图所示,包括科学楼、行政楼、教学楼、综合楼在内的几幢主要建筑几乎是处于一个四面环水的状态,只以小桥与外联系,明显残留着古时兵营“依河水以自环绕作垒”的战略意图,这在今天的大学建筑设计中是难得一见的。

 

 

图:周舸岷老师手绘的浙江师大在杭时期校园平面图

虽然格局仍属狭促,但不管怎么说,搬迁之后学校的情况相比之前已有所改善,起码终于有了一个学校的样子。校园、校舍的面积也扩大了不少。在周老师手绘的平面图中,图中所示竹架子健身房往右部分便是杭师专时期以及杭州师范学院时期的校园,左侧部分开始尚属于浙江体育学院,原本以一墙隔开。1962年浙江师范学院、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三校合并后,便将两校打通,逐渐形成图中所示完整的建筑布局。

 

 


   


图:由左上顺时针依次为科学馆、行政楼、综合楼、教学楼。

除了几座主体建筑以外,像草棚教室和兼作食堂的大礼堂也是早年师生回忆得比较多的,从今天看来也是学校的最具“看点”的建筑。当时学生的大课就在这工棚改造成的茅草屋里上,黄泥地坑洼不平,雨天时有漏水,其艰苦可以想象。而右侧的混合区部分,除了一个四百公尺跑道的体育场略微显眼,并没有太多像样的建筑,尤其宿舍十分有限,不足以容纳所有师生,因此据说当时部分的师生需要在邻近的杭州一中学宿舍借住。

虽说实在说不上壮观,但是体育场路的校园可说是见证了浙师大在杭的近十年历史。大跃进时期,学校也曾四下迁转,在桐坞、王马巷各地都留下了当时办学的痕迹,而与浙江教育学院合并之后,上宁桥原浙江教育学院校址也一度成为了中文系所在地。期间几度更名,从杭师专到杭州师范学院,再到浙江师范学院,校牌挂上又摘下,直如走马灯一般。但是这处的校园一直是作为学校的本部存在,直到65年南迁金华,大半的师生从此远离了熟悉的风景。而留在杭州的几个系师生,则守着那几座楼,却从此告别了这条由浙江师范学院走向浙江师范大学的道路,汇入其他的河流,逐渐融入其他院校的历史。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