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全宗档案起始于1956年,一直延续至今。1956年——1983年,没有进行档案类目划分,统称为“党政”档案。1984年——1993年,教学档案从党政档案中分离出来,形成党政类和教学类两个类别。1994年至今,依据《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对馆藏档案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档案类目划分,逐步形成党群类、行政类、教学类、科研类、基建类、产品类、设备类、出版类、外事类、财会类、声像类、实物类共12个大类。
(一)党群类
党群类档案起始于1956年,1994年以前归属于“党政类”档案,没有做详细的区分,1994年起进行独立划分并延续至今。
党群类档案由党务综合、纪检监察、干部组织、宣传教育、统战、工会、共青团、武装保卫、基层党委、离退休工作等组成,主要由党委办公室、统战部、宣传部、组织部、纪委、团委、各基层党委、工会等部门形成,包括:校党委会、纪委会、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会、党代会、团代会等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决议,各党群单位工作计划、报告、总结、规章制度、重要统计材料,校党委发布的决定、办法、指示、批示、通报和重要通知,校党委工作简报、大事记等。
(二)行政类
行政类档案起始于1956年,1994年以前归属于“党政类”档案,没有做详细的区分,1994年起进行独立划分并延续至今。
行政类档案由行政综合、人事、审计、后勤资产管理、图书资料、档案、文博等部分组成,主要由校各行政机关及教辅单位形成。包括: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学校工作计划、报告、总结,校长办公会记录、会议纪要,学校向上级机构的请示及批复,学校大事记、简报、信息动态、情况介绍等,学校人事、师资管理的工作计划、总结报告、调查材料、规定、总结、会议记录等,学校机构和编制的规划、计划,学校审计、后勤、档案、图书、文博等部门的规章制度、计划、总结、报告、调查材料等。
(三)教学类
教学类档案起始于1956年,保存有学生成绩和学生登记卡等学籍档案,1984年起设置独立类目,并逐步丰富完善相应内容。
教学类档案由研究生教育、本专科教育、成人(含函授、夜大、网络)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四部分组成,主要由研究生院、教务处、继续教育学院、高师培训中心及二级学院形成。内容包括学校教学改革、培养目标、办学规格、学制、培养计划,学科建设、专业评估、招生计划、总结、统计表、招生简章、新生录取、学生奖励、处分、学籍变更,各专业教学计划、大纲、培养方案、学生成绩册、毕业生就业、教材、实验室建设等材料。
教学类档案是了解浙江师范大学各个时期专业设置、课程情况的重要途径,也是了解学校生源质量、学生素质、毕业生就业情况的重要原始材料,是查考学习成绩、奖惩、就业、学籍变动、学术成果等学生在校期间表现的主要依据。
(四)科研类
科研类档案从1994年开始设置成独立类目,一直延续至今,主要由社科处和科技处形成,是浙江师范大学在科研管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原始材料。内容包括上级和本校有关科研工作的文件、上级下达的科研计划及科研经费、科研管理规章制度、科研计划、总结、报告、统计年报、科研成果汇编、科研项目登记表、科研简报及科研信息、科研项目协议书、课题研究计划、研究报告、科研成果申报与审批、专家鉴定意见、技术转让合同等材料。
科研类档案是体现浙江师范大学整体学术水平最重要的原始材料,其中包括每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项目等各级项目的课题申请书、立项通知、项目获奖情况等材料,是评估学校整体科研能力及科研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五)产品类
产品类档案形成于1991年、1992年、1996年——2002年间,共涉及9个年份,馆藏档案45卷。内容主要为上级有关校办工厂方面的制度、文件,浙江师范大学科技实业总公司会议记录、纪要、行政事务、人事劳资、清理整顿公司、统计报表、经营开发、审计监察等材料。2002年以后,因为体制改革原因,不再有产品类档案进馆。
(六)基建类
基建类档案是学校在基建管理和基建项目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材料,内容涉及建校之初的基建图纸,独立设类始于1994年。内容包括上级、本校有关基建工作的文件,本校基建工作计划、总结、规章制度等,学校建筑物的项目建议书、设计文件、工程管理文件、施工文件、竣工验收文件等材料,包含大量勘测数据及大幅面蓝图。基建类档案是了解学校总体规划布局,电、气、管道线路分布,设计、变更校园规划的重要依据,对学校合理规划校园、设计施工、减少重复勘测工作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建筑物的日常管理、维修、改(扩)建提供依据。
(七)设备类
设备类档案是学校购买、使用仪器设备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文件,独立设类始于1994年。内容包括学校购买设备计划、订货合同、验收报告、安装说明书、接线图等,以及上级有关仪器设备的政策、业务管理工作文件等,是统计学校仪器设备数量及情况、维护学校各类仪器设备正常运转的重要查考依据,也是研究浙江师范大学各个时期教学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参考资料。
(八)出版类
出版类档案主要由学术期刊社、宣传部等部门形成,独立设类始于1994年。内容包括上级及本校关于出版方面的政策、法规和文件;《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高师教育》、《语文教研》、《中学物理教学》、《成人高等教育》等杂志的编审卡、审稿单及原稿以及《浙江师范大学报》合订本。
(九)外事类
外事类档案主要由外事处、国际交流学院形成,独立设类始于1994年。内容包括外事综合、进出境、来校、国际合作与会议、外国留学生工作五部分内容。包括上级关于外事工作的材料,学校外事工作规章制度、计划、总结、简报,出国(境)进修、留学、考察等形成的研究成果论文、考察报告、各类证书(影印件),学校参加国际比赛、竞赛材料,外国党政官员、各界人士来校参观访问的材料,外籍专家、教师、学者及友好人士来校讲学的讲稿教材等,浙江师范大学承办的国际比赛、竞赛材料,国际间的校际交流协作、合同、项目纪要材料、备忘录,外国留学生的录取审批、学籍、成绩等材料。
外事类档案是浙江师范大学与国外团体和个人在学术研究、科技合作、人才交流、友好往来等活动中形成的材料,是体现学校国际交流合作和国际地位的有力佐证,也是留学生管理工作重要的辅助材料。
(十)财会类
财会类档案主要由财务处、后勤集团、资产经营公司形成,独立设类始于1994年。内容包括1956年至今上级及本校有关财务会计工作的规定、计划、总结、请示、批复等文件,各种决算报表、统计报表、会计帐簿、会计凭证、工资发放名册等材料。财会类档案是学校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原始材料,对于掌握学校资金使用情况和分配规律,促进学校合理使用和调配资金,科学预算和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一)声像类
声像类档案包括照片、录音、录像、光盘、磁盘等载体形式,属于馆藏特殊载体档案。包含建校至今反映浙江师范大学历史变化及各项工作的黑白及彩色照片近万张,录音带、录像带各6盒,光盘档案近400张。照片档案主要包括学校发展过程中在党政活动、外事活动、领导来校视察、重要人物、教学科研、学生活动、校园风光及建筑物、科研成果获奖、毕业照、校庆及党校活动方面的照片,全面生动的记录学校发展过程中的点滴,是档案展览、校史研究方面生动形象的展示材料。
(十二)实物类
实物类档案主要是学校在办学、对外交流等工作中形成或接收的,以实物形式存在的档案,属于馆藏特殊载体档案。主要分为归档实物档案和征集实物档案两个部分,共计1200余件。内容包括领导人题词、学校各时期校徽、毕业证、借书证,国内外友人及友好学校赠送的礼品、纪念品,学校建校以来获得的部分荣誉证书和奖牌等,是档案展览、校史研究方面生动形象的展示材料。(2013年10月修订)